规章制度

鲁科职院字〔2022〕62号(关于印发《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不带红头

发布日期:2023-02-10 作者: 来源: 点击:

 

 

 

 

 

鲁科职院字〔202262

 

 

关于印发《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部门: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学院党委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2022512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十四五”发展规划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

(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四)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不断凸显

(七)事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二、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形势和机遇

(二)压力和挑战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战略

四、主要目标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举旗定向引领发展

1.抓好政治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2.抓好思想建设,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3.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支撑改革发展

4.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5.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提供坚强保障

二、践行教育初心使命立德树人育心铸才

1.完善学工队伍建设体系

2.提升团学组织管理水平

3.完善思政育人工作体系

4.创新劳动育人模式

5.打造素质塑人特色

三、引育并举集聚资源,锻造一流人才队伍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

2.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4.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5.深化内部薪酬制度改革

四、突出智能制造特色,构筑人才培养高地

1.持续优化专业布局

2.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

3.完善专业群动态评价机制

4.深化“职场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5.全面推进“三教”改革

6.全面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

7.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

五、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打造产学研用高地

1.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打造区域立地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3.建设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4.加强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

5.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团队

6.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六、提升产教融合效能,校企多元协同育人

1.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探索实施政行企校“共谋共生”发展模式

3.牵手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

七、落实育训并举职责,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1.构建育训一体化体系

2.实施“高地领航”策略

3.实施“三服务”计划

4.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高地

5.输出具有鲜明特色终身学习教育

八、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激发办学活力动能

1.全面提升谋划发展能力

2.全面优化治理结构

3.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提升执行落实能力

5.全面完善多元评价机制

6.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九、强化信息技术支撑,赋能学院事业发展

1.实施山科智慧大脑打造计划

2.实施“云上山科”信息化教学提升计划

3.实施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4.实施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计划

十、互联互鉴互融互通,构建对外开放格局

1.实施国际平台建设计划

2.实施中外合作办学计划

3.实施国际标准开发计划

4.实施国际人才培养计划

5.实施职业教育输出计划

十一、加强资源有效供给,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1.优化公共资产配置

2.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

3.提高财务保障能力

4.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第四部分 保障实施

一、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

三、健全规划落实机制

1.加强宣传发动与环境营造

2.健全责任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

3.强化规划评估监督机制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阶段。为全面加快学院发展进程,提高发展质量,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院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潍坊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学院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一步一个台阶,跻身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和“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行列。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

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30余项。完善沟通机制,党政合力同心,提升民主、科学、依法决策能力。强化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

加强干部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标准选拔培养任用干部,大力提拔年轻干部,先后完成两轮中层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调整工作,初步搭建起了较为合理的干部队伍梯队。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共有基层党组织55个。教学中心直属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实施“笃志·铸魂”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以“厚植理想信念·夯实发展根基”为主线,打造“思想领航、行动导航、育人护航、成长引航”工程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定期举办职业能力大赛,选送参加各类能力提升研修项目,配齐配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大巡视整改、审计整改问题落实力度。着力构建教育、预防、惩治一体化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严惩违规违纪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堤坝得到加强。

(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职业技能大赛成绩突出。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五年来,学生共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31项,包括一等奖1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其中2018年获国赛一等奖5项,位列全省第一位。

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五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生23897名,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对口率平均85%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8%以上。

团学工作卓有成效。学院团委荣获2019“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机械工程系团总支被评为2019“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学生会当选全国学联第二十七届主席团成员单位,是全国唯一入选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会。

创新创业异彩纷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积极引导学生申报专利,专利申报数量居山东省高职院校首位,被山东省知识产权局授予“知识产权优势单位”。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学生在全国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9项,被山东省人社厅认定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素质养成硕果累累。培育国际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三节”品牌活动,共获省级以上冠军45项。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倡导学生戴校牌、做义工、走人行道,实施无烟校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818名志愿者服务上合青岛峰会,“青春护航,爱播四方”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国家2019年“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三)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强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师德标准,落实师德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师德失信档案,完善失信惩戒机制。通过举办新教师入职仪式、评选最美教师等形式,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和荣誉感。

人才引育成效明显。共引进各类人才270余人,其中博士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80%以上。专任教师学历大幅提升,具有硕士学位的占比超过75%,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近40%,在职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的达到22人。

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青年技能名师2人、省级和行业首席技师6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创新理念,重塑角色,打造高水平双师团队”获教育部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四)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专业布局逐步优化。贴近区域发展需求设置专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开设专业54个,涵盖高职专业目录12个专业大类,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产业匹配率达81%,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对接的专业达到37个。

专业(群)建设成绩突出。拥有国家骨干专业7个、央财重点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项目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3个,“3+2”专本贯通培养专业4个。拥有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A类专业群1个,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3个。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建设19个,承担课程建设项目24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9项。

职教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建设符合职教规律、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813门,建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建有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等优质课程87门。

高水平实习实训条件逐步完善。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成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建成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与行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共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立优质实习就业“双基地”260个

校企合作成果丰硕。学院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共有国家级试点专业3个、省级试点专业5个。与歌尔股份、鲁泰纺织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展合作,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牵头成立的山东省智能制造职教集团被认定为“山东省骨干职教集团”和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科研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共建成市级以上科研平台30个,数量居山东省高职院校前三位。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服装制版与技术服务中心、王方水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科研平台。“打造多元科研平台,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助力工匠人才培养”入选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8年年会典型案例。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星火科技计划项目6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21项,获得部省级以上教科研奖励89项;承担市厅级科研项目171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95项。承担校企合作与技术服务项目300余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6100余万元,其中横向科研经费3100余万元。共发表专著6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38篇,专利授权450件。

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培育了一批高水平服务团队和品牌培训师,打造了一批继续教育“金课”。为170余家企业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共计5.38万人次。创新“互联网+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年公益培训服务达3万人日。成教函授数量达3000余人,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年招生人数突破1000人。学院被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荣誉称号。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不断凸显

国际交流规模不断扩大。与德、英、日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培养学生700余名。累计派遣教师赴外交流学习434人次,聘任外国专家学者377人次。累计培养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余名。

中外合作办学走向深入。与韩国岭南大学、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台湾环球科技大学合作开展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个鲁台合作办学项目,在校生规模达300余人。引进国外优质课程30门、教材30部、国际资格证书12个,柔性引进国(境)外专家22名。

职业教育输出迈出新步伐。与创造太阳乌干达石油学院、潍坊华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东非(乌干达)国际学院在美国海湾州立大学设立山东科技职业学院BSC教学工作站;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歌尔越南培训中心;在泰国素叻他尼技术学院设立海外分院。学院先后两次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

(七)事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10月,潍坊市政府规划部门批复浮烟山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用地面积3300余亩。学院规划占地面积由600余亩增加到两个校区4200余亩,建筑面积增加到47万平方米。各专业均建设了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基地,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2002年起,学院连续1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19年获评“省级文明校园”。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考核为优秀。2019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2020年,在省属教育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A等次。

师生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调整管理机制,完善人事制度,启动首次岗位聘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教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特别是近五年来得到大幅提高。

“十三五”期间,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存在制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原有办学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影响仍然较大,体制机制运行不畅和治理效能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落实山东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没有实质性突破;重点领域改革有待进一步破局。

人才队伍短板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题。高水平、高层次教师仍然较为缺乏,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各系部及专业之间师资力量尚不平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质量水平尚不能很好满足产教融合的需求。

办学特色和优势有待进一步彰显。随着产业发展的动态变化,学院原有特色专业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没有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够顺畅,专业群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岗位群对接相对滞后,衔接迟缓,专业资源整合度不够;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够突出。

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校园土地及建设手续还没有彻底解决,师生生活学习办公等基础设施条件亟需改善等等。

二、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形势和机遇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迈入大改革大发展的黄金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之相适应,一系列重大战略相继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双高计划”建设等重大政策密集出台。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实施方案还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

2020年,由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着力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标志着职业教育从“怎么看”转向“怎么干”的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时代,也意味着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的期待开始转向“大有作为”的实践阶段。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中,则明确提出了九项教育部政策支持清单和45项山东省工作任务清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紧紧围绕制造强省建设目标,大力推动行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主动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积极为我省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添劲加力。这些重大利好为我们推动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二)压力和挑战

与发展机遇相对应,学院未来发展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诸多挑战。一是全国高职院校正在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积极争先进位,力争上游,竞争日趋激烈,已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二是国家对“双高计划”建设以5年为周期,实施严格考核,“有进有出、动态调整”,学院能否在每个周期都能跟上发展步伐,持续站稳第一方阵,挑战巨大;三是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国内、省内已有多所独立学院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已经展开。面对高职院校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双高计划”建设的动态管理以及向上延伸办学层次带来的空前发展压力,学院如何才能杀出“重围”,如何才能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教育,乃至举办高水平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实现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将改革创新作为学院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改革不适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改革不适应“双高计划”建设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着力改革不适应激发创造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推动学院观念转变、方式转换、动力转化、创新图变。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在若干专业领域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矢志培育大国工匠,持续站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一方阵,为实现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学院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加强学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使命,坚持高点定位,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持续凝练“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具有鲜明山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创新。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办法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发展机制更加成熟,发展模式更加定型。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专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推进办学质量实现整体提升。

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学院各领域协调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强化政策协同,统筹推进稳定发展规模、深化改革创新、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培养质量,共享发展红利、防范化解风险、保持安全稳定,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战略

特色发展强优势。紧紧抓住智能制造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制高点这一重要机遇,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新形势,紧密对接山东制造强省战略对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主攻方向转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上来,大力调整专业结构,通过跨界、融合、嫁接,打造以“智能制造”为典型特征和突出特色、在全国高职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专业群矩阵。

内涵发展筑高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融入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坚持对标国内外一流高职院校,紧盯“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推动办学层次向上延伸,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争创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协调发展补短板。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大幅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学院“软实力”。持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坚持与市场接轨、行业对应、产业相符、企业融合、地方需要的原则,与时俱进地对系部设置和专业群构建进行重组,限制过剩专业,取消落后专业。持续加大学生生活学习、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校园环境设施,切实提升学院硬件水平。

创新发展增活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建立动态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深化考核和激励机制改革,完善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院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目标责任制,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优化再造办事流程,全面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学院教职工干事创业活力。

开放发展育新局。深化教企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学院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吸引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联动”,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发挥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平台功能,做大做强山东省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开展更加优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引进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服务企业“走出去”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主要目标

2025年,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学院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更加成熟,科学发展模式基本定型,发展合力空前凝聚,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共融共生,协调发展;智能制造特色更加鲜明,部分优势专业(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批专业(群)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更加浓郁,人才培养水平成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学院综合实力进入国内高职院校前50名行列,逐步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

办学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以办学能力、社会需求等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和适度发展原则,优化招生类别结构,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万人左右,其中职教本科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不少于10%。开展社会培训人次数达到在校生的2倍。专业数量优化在45个左右,其中智能制造类专业群规模达到在校生的60%以上。

办学层次延伸取得重大突破。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3个优势专业群中遴选5个专业首批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后续逐步扩展至其他特色专业,争取到十四五末,逐步达到10个本科层次专业,形成职业高等教育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格局,争创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办学优势和特色更加凸显。完善专业群建设与调整机制,开设一批与山东省十强产业匹配的新专业,专业大类优化10个左右。专业(群)设置与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契合度达到90%以上。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群;培育智能制造专业群和软件技术专业群进入下一轮“双高计划”行列,形成“1+2+X”专业群分层架构体系。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国内领先。深化实施“线上、线下,职场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山科教学模式典型经验或案例。按照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大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制定学院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10个以上、课程标准400个以上、顶岗实习标准50个以上。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3门以上。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立体多元化教材400部。参与开发“1+X”证书标准3~5个。学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0项以上;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以上,力争获得一等奖。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达到85%;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在98%以上,应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8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5%以上装备制造大类学生就业于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比例达到60%以上。

办学条件支撑能力大幅提高。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15000元。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生均图书达到100册以上(含电子图书)。校内实习实训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标准,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全面建成。与潍柴动力、中国中车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000左右。

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全国性科研平台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9个、省级平台6个、市级平台8个、博士后研究室6个。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25项。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500项、技术服务项目280项、成果转化200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0项以上,授权发明专利30件以上,参与制定技术标准8项。承担高端智库项目13项,开展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6.6万人日。与企业共建海外培训中心3个,政行企校共建培训基地12个,培育典型培训项目12个,社会培训量累计达到70万人日。

人才队伍结构显著优化。引进培育双师专业群领军人才22人,培养骨干双师80人,遴选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300人入校兼职从教,“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建成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建成国家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6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1项以上,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比赛获一等奖2项以上。

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中外协同共建海外分校或培训中心4个,成中德学院;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累计引进国(境)外课程标准及优质教学资源30个,柔性引进高水平国(境)外教师20名以上。开发并输出专业标准6个、课程标准30个。建成职业教育国际化课程平台1个,培养来华留学生800人次,培训国(境)外人员达到15万人日,选派赴国(境)外培训教师200人次。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学院实现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主要任务是:加强党对学院事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落实“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为主线,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久久为功,共同谱写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新的历史篇章。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举旗定向引领发展

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及时研究解决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学院发展排忧解难,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性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1.抓好政治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增强政治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抓好党委自身建设,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专业学习培训,提高班子专业化能力;强化实践锻炼,提高班子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努力把党委班子打造成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担当作为、引领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围绕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2.抓好思想建设,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加强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治理体系。创新新时代学生管理模式,构筑学生发展指导服务体系。以价值塑造为引领,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配齐建强思政教师队伍,形成全员育人格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健全信息化舆情预警机制,切实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3.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支撑改革发展。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优化干部考核监督机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注重分类考核。强化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鼓励干部敢于担当、踏实做事。落实干部监督制度,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强化干部培养锻炼,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干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不断增强干部高水平服务学院事业发展的能力。

4.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严格执行系部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完善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加大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力度,探索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开展品牌带动行动,深入推进“过硬党支部”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形成良好的选拔机制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干部争先创优。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不断加强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建设。

5.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提供坚强保障。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网络,推动管党治党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全面覆盖。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增强纪律教育针对性,经常性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坚决防止“四风”反弹。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清廉型“五型机关”,打造“五型干部”。

二、践行教育初心使命,立德树人育心铸才

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坚持“科学引领、因材施教、助力成长”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加强学工队伍和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团学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价值塑造为引领,推进劳动育人、素质育人,构建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体系。

1.完善学工队伍建设体系。配齐配强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职业指导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完善《关于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专职辅导员“双重身份、职称职务双线晋升”政策。遴选优秀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专业导师),与辅导员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指导、人生向导。将企业导师制引入到学院学生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提供行业职业认知、职业道德与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指导。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辅导员培训机制,多方式多途径提升思政队伍职业能力。

2.提升团学组织管理水平。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完善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强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有效覆盖面。理顺团学组织管理体系,学生会由学院团委指导,系(部)学生会由各系团总支指导,支持学生会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院规章制度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学院学生会对系(部)学生会的联系、指导和帮助。重视班委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完善“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形成学院、系(部)、班级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3.完善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构建理论武装体系,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步推进,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得更透彻、讲得更鲜活。完善专业教学体系聚焦多元交叉融合,进一步优化符合职教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各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日常教育体系聚焦主力阵地配合,推进协同育人着力推进学院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的高水平平台建设,为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提供平台支撑。管理服务体系聚焦管理水平提升健全效能突出的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推进服务育人。安全稳定体系聚焦宣教防治联合,强化平安校园”建设推进环境育人。队伍建设体系聚焦师德师能结合,“先立德为师,再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和管理队伍,推进以德育人。

4.创新劳动育人模式。构建“必修+选修”劳动教育学分制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深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发挥名师、劳模、大师等榜样的力量,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融入课程实训、创新实践、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劳动教育中。开展“一课五度护航成才”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每周义工一小时、双实践劳动周、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互联网+劳动“五度”护航工程,加强学生线下劳动教育,打造“山科劳动+”品牌,实现劳动教育知行合一。

5.打造素质塑人特色。“经纬文化”为引领,深度融合德育、体育、美育、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教育,构建“健体尚美、文明修身、追求卓越”相融合的素质素养实践教育体系。建设麓台国学书院、“班墨工坊”等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实施“新生导航”“人生北斗”“文明修身”“匠心筑梦”育人工程,丰富夯实第一、二、三课堂,塑造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引育并举集聚资源,锻造一流人才队伍

坚持把教师作为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加快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不断适应职教本科师资队伍要求。实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引育并举,健全机制,畅通渠道,各类人才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能力明显增强,人才队伍规模、结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省级以上人才成果有显著增长,骨干人才队伍更加壮大,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教育家型人才等高端人才持续集聚,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稳居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宣传统战部(教师工作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统筹作用。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开展铸魂工程,培育弘扬高尚师德。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强化教师“四史”教育,建好师德基地,构建师德教育课程体系,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建立优秀教师库,挖掘典型,强化宣传感召。强化师德考评落实,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岗位聘用、评优树先、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2.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严格人才准入标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有计划补充青年人才;实施“双师领军人才”建设计划,培养专业领军人才;实施“双师卓越人才”建设计划,培养专业骨干人才;实施“经纬”团队计划,建设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大师工作室,培养团队人才;实施人才共享计划,柔性引进行业企业大师名匠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实施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交融计划、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专职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置教职员岗位结构比例,配足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组织员、专职法务工作者等各类专业人才,有计划引进高水平管理人才,提升员工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制度,营造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强化职教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积极应对新科技对人才培养的挑战,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能力。继续实施教师国内外访学研修计划,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深入实施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将继续教育、培训学分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夯实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统筹教师研修、职业发展咨询、教育教学指导、学术发展、学习资源服务等职责,进一步升级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健全教师发展组织体系。加强教师发展工作和人员专业化建设,争创省级以上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

4.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招聘管理,实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社会实践经历作为聘用专业教师的重要条件。建立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探索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把教学工作作为职称评聘限制性条件,将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岗位评聘的核心指标。加强岗位聘用管理,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探索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完善考核评价结果分级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兼职管理制度,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严格遴选聘用程序,规范教师合理兼职。完善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规范外籍教师管理。

5.深化内部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薪酬制度,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二级部门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合理确定部门间收入水平,向高层次人才密集、特色专业、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较重的系部加大倾斜力度,向扎根教学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向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岗位倾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探索高层次人才工资收入分配激励办法,完善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管理制度。

四、突出智能制造特色,构筑人才培养高地

积极响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增强办学适应性。实施“强基筑峰建设工程”,着力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以“智能制造”为典型特征和突出特色的专业群矩阵。实施“工匠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政治素质硬、职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国际视野宽、发展潜力大”技术技能人才,为支撑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1.探索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制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编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试点,推动试点专业覆盖率居同类院校前列。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2.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完善专业预警模式和机制、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群组成及专业方向,提升专业群对接产业的契合度。聚焦山东制造强省战略,重点对接纺织服装、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建筑、绿色化工等五大支柱与新兴产业,以建设国内领先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为引领,科学布局专业(群),带动学院其他特色专业群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构建专业群分层构架体系。

3.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完善专业群内涵建设机制,聚焦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健全专业群对接产业的建设发展机制,完善专业(群)内涵建设更新机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先进制造业、传统支柱产业等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共同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专业群课程标准。

4.完善专业群动态评价机制。根据科学性、指导性和内涵发展、动态调整原则,聚焦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建设成效等要素选取评价指标,搭建专业(群)评价体系,并实施动态评价。将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与行业、企业等外部质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动态化,持续推进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5.深化“职场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职场化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云上山科”教与学平台,结合“云物大智”和VR/AR现实等创新技术,实施“职场化教学、信息化融合”教与学模式。校企共建“职场化+信息化”育人机制与环境,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持续与区域龙头企业、500强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标准和质量监控标准,培育工匠人才。

6.全面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教师“双师双能”素质,校企协同建立岗位互换机制;根据各专业群、课程、项目的教学组织特点,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组织形态。推进校企“双元”教材和资源的合作开发,实施“山科金课”建设工程;加强标准建设,依托特色产业学院,推进各专业(群)模块化研制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积极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形成规范的教材选用、修订和更新机制。完善国家、省、校三级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培养。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持续推进教学诊改,建立多元主体评价体系。

7.全面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发挥行指委牵头单位优势,聚焦纺织服装、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等职业技能领域,遴选有行业影响力、社会公信力的领先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推进课证融合,将职业能力培训内容融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群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施“学分银行”制度,有序开展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8.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以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为引领,建设一批在新旧动能“十强”产业产教融合领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专业对接区域产业、技术对接职业岗位,兼顾实习实训、技能培训、1+X证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技能大赛、技术检测、职业技能开发、实训项目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实训项目开发与建设能力、科技研发和创新实践能力。

五、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打造产学研用高地

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顺应区域产业发展要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对接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不同需求,坚持应用为主的科研导向,以团队建设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聚焦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技能传承和成果转化功能定位,强化团队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升科研总体实力与水平,打造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新高地。

1.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聚焦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科技创新,与鲁泰纺织、北汽福田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全国性现代纺织服装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人工智能视觉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全国性工业设计中心、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打造区域立地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聚焦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建设纺织服装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现代制造技术服务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生化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丝路”云端语言服务协作中心、生产性服务中心、数字文创设计中心等8个技术服务中心,搭建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综合性多功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3.建设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根据专业群特点,充分发挥名师、名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在立德树人、带徒传技、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建设19个大师工作室。持续建设“服装设计与工艺”“智能控制技术”“现代装备制造”“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4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开展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技能传承,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相关行业和山东省支柱产业发展。

4.加强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与科技主管部门、北京中安博士后工作站、北京交大联合建立成果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潍坊知识产权学院,建设TRIZ创新实验室,培养培训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和经营管理实务人员。完善知识产权学院运行模式,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全方位、一站式、专业化、精准化、全托管模式,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5.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团队。依托科研平台,引进泰山学者、产业教授等高端人才,牵头开展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引进博士、高级职称等高端科研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实施“校级优秀青年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柔性引进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和技能大师,吸纳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组成技术技能传承和科技创新团队,传绝技、带高徒。

6.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保障体系,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快速汇聚。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探索设立科研为主岗、教学科研岗等岗位类型,将科研工作列入岗位目标管理,将科研业绩点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指标并刚性实施。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节点目标考核和预警管理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加大科研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完善以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经费绩效激励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量化成果转化率。

六、提升产教融合效能,校企多元协同育人

把握全球产业发展、国内产业升级的新机遇,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把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作为重要改革任务,实施“多元协同育人工程”,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突出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对等性、利益整体性、共建共享性、差异互补性,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协同育人,合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1.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持续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推进校企合作项目统一协调、联动协作、归口管理。充分发挥职教集团(联盟)、产业学院等理事会作用,校企选派人员组成相关管理机构并参与管理,形成顺畅的沟通与决策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全面协调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问题联络、协调和解决的服务保障制度建立信息交流和反馈平台,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动态诊断问题,实时互动反馈。完善校企合作评价标准,改革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办法,有效评价合作质量。

2.探索实施政行企校“共谋共生”发展模式。持续推进山东省智能制造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探索“1+1+N”(政府+学校+N所企业)平台建设及市场化、实体化运营模式依托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培训体系和管理方式,按照成本分担、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技术研发、“1+X”证书试点、技术推广、技能鉴定、实践教学、师资培训项目,实现集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依托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教联盟,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提升服装专业品牌影响力。提升山东省模具设计与制造产教联盟、山东省现代纺织服装专业联盟、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联盟专业化水平,促进联盟成员融合发展。

3.牵手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持续推进潍柴学院、歌尔学院、鲁泰学院、一汽-大众学院、浪潮学院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共建高水平专业(群)共建合作平台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培训共同“走出去”以产业学院为平台,通过共育人才、共建基地、共研项目、共享成果为原则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实习、定向就业,实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联动,促进校企合作质量持续提升。

七、落实育训并举职责,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实施“育训一体化构建工程”。坚持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全面落实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提供高品质培训服务为重点积极发掘社会培训资源,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持续扩大培训规模,有效提升高素质人才供给能力,助力培养“百万工匠”后备人才。

1.构建育训一体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体系设计,推进培养培训工作融合发展。构建育训资源,依托“1+X”证书试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成果,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中心,打破专业和课程限制,实现模块重组,构建培训资源包。优化培养培训模式,以“云上山科”育训平台为载体,推进资源共享。依托学院高端人才建设工程,引育结合培育名师库和团队。

2.实施“高地领航”策略。集聚高水平职教专家和行业专家打造国内有影响的职教研究高地,聚焦十强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链高端,研究构建岗位群职业能力模型,开发人才培养培训标准。建设区域经济高端智库,重点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探究。组建各类智库,开展智库课题研究,编制区域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实施科教融合计划,聚焦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艺改进、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创新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提高科教融合服务人才培养水平。打造师资培训高地,发挥专业群建设优势,面向智能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与龙头企业共同建立师资培训平台;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师混合式研修模式,输出技术技能积累成果及教学改革成果。

3.实施“三服务”计划。实施精准扶贫服务计划,推进东西部融合发展。落实省域招收农村贫困生计划,做好精准帮扶。实施乡村振兴服务计划,聚焦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深入推进与青州市王坟镇共建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建设;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攻关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为园区内企业重点项目攻关提供智力支持。实施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计划,携手鲁泰纺织、歌尔股份等“走出去”企业,共同开发培训项目与课程资源,对外派人员提供外语、文化习俗、技术技能、管理实务、岗位技能提升等培训。

4.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高地。建设山东省企业职工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等重大战略规划,推进智能制造专业群高端装备产业群对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群智能纺织、时尚产业对接,软件技术专业群信息产业对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新能源产业对接。完善培训模块,优化培训专题,丰富培训课程,建成山东省技术技能人才网络学习平台。实施“万人培训行动计划”,面向在校生、企业职工、社会特殊群体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创建省级标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业院校。与西门子、歌尔股份、鲁泰纺织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一批特色培训基地。规范培训工作标准流程,提升培训服务质量,培育典型培训项目。

5.输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终身学习教育。推进社区教育学院建设,创新实施“互联网+社区教育”模式,建设“网上课程超市”“云端图书馆”等线上资源;构建“4+10+X”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库。培育特色服务项目,开发职业体验、科技探索、非遗文化传承等体验课程,打造区域“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培植“老年乐学大篷车”等特色项目,打造国家终身学习品牌。建设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发和引进一批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面向全省工程与经济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服务;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人群,提供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等教育服务。

八、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激发办学活力动能

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来谋划事业发展、优化治理结构、深化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构建起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动车组”动力模式,驱动学院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全速运行

1.全面提升谋划发展能力。坚持党委统揽全局领导体制,完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与运行机制;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沟通、重大事项事前沟通机制不断完善党委决策落实机制,建立信息化为基础的督办机制。完善科学决策运行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全面落实党委会、院务会议事规则;完善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系列制度,健全决策信息技术应用和支持服务体系。

2.全面优化治理结构。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术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构建系统完善的学术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学术治理能力;健全专业建设委员会、教材建设与选用委员会工作机制,参与推进专业设置评估、专业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民主管理体系与落实机制,健全教代会运行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学校治理作用;健全公开平台,畅通师生沟通渠道,不断提高师生参与学院内部治理积极性。构建多元化办学长效机制,联手政、行、企、校,吸引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办学全过程,集聚办学优势资源。

3.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贯彻山东省《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健全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放管服综合改革。重构管理模式,建立横向协同办事平台,构建部门间分工协调配合机制,推进条块分割向联动集成转变。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推进传统管理向全周期管理转变。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推动管理制度“废、改、立、释”,建立以《章程》为根本遵循的、完备配套制度体系。推进管理工作标准建设,制定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人事、财务、资产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工作规程。

4.全面提升执行落实能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建立部门核心制度专项督导制度、定期检查制度。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范围。加强信息化应用,依托校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制度制定、执行、监督、落实过程全覆盖。健全办事效率提升体制,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改造办事流程,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能

5.全面完善多元评价机制。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评价改革。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等不同主体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作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创新教师评价体系,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现象;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评价导向,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强化一线学生工作,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须有学生工作经历;改进教师科研评价机制,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改革学生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评价工具,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实施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6.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承学院建设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和衷共济,艰苦创业;务实奋进,执着创新”的“山科精神”,使之代代传承,成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之魂、力量之源。实施“文化品质提升计划”,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企业质量文化、现代职场文化、大国工匠文化,广泛讨论,凝聚共识,凝练具有山科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之成为学院根本价值追求和广大师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打造3~5个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根据校园不同区域功能,加强校园绿化规划与建设,提升校园环境品质,使校园品质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九、强化信息技术支撑,赋能学院事业发展

实施“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互联网+职业教育”为导向,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加大教室的智能化改造和“职场化+信息化”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力度。推进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变革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效能,建成教学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精准化的“云上山科”智能校园。

1.实施山科智慧大脑打造计划。建立校本数据标准,实现校内数据标准、编码体系的统一及维护的可持续。完善数据管理制度及规范,建设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数据生命周期中存在的漏洞、矛盾与问题。建设大数据平台和主题数据库,对全院业务系统数据进行采集、治理,形成业务主题数据库,提供精准数据,消除信息孤岛。搭建校园业务数据分析和决策体系,对管理业务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生成业务画像,为校园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构建业务预警机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设定业务数据警戒阈值,实现业务动态跟踪监控。

2.实施“云上山科”信息化教学提升计划。深化“云上山科”教与学平台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制作与研究中心,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扩建虚拟仿真资源,并集成到统一平台。建设学院社会服务开放注册系统,服务学院育训一体化体系建设。建设学情分析系统,搭建职业教育评价分析模型,实现对教与学质量及时有效的监控、诊断和反馈。提高教与学环境建设水平,建成具有沉浸式、异地同步、分组教学等功能的智慧型教室和实训场所。创新校园公共空间学习群落建设,优化校园学习场所空间,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校园学习环境。

3.实施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健全办事大厅服务体系,拓展校园服务范围,深化OA、教务、学工等业务应用移动端建设,打造支撑“全移动端”的智慧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和业务知识库,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搭建知识服务平台和AI智能助手,建成业务知识库,实现人机精准交互。打通微信、钉钉多媒体平台,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化校园服务体系。推进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平台建设,建设综合应急指挥(监控)中心,打造平安校园。优化重点区域能耗管控,建成集能耗监控、预警、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能耗监控平台,建成节能校园。

4.实施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计划。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水平,制定师生信息素养分类评价指标,开发针对性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资源包,分类分阶段实施,从思维意识到技术技能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构建全方位信息安全体系,实施等级保护测评,搭建安全感知中心,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建设高性能混合云服务平台,推进高效节能数据中心升级,利用超融合技术搭建双活集群,打造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环境。完善信息化机制建设,健全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加强信息化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开发能力,各系部设立信息化管理人员,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开展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增强管理者信息化意识,提升其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评价能力,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十、互联互鉴互融互通,构建对外开放格局

围绕境外优质资源“引进来”、服务优质产能“走出去”、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政策为建设依据,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实施“国际化品牌塑造工程”,推动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国际化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打造走向世界的“山科职教品牌”。

1.实施国际平台建设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合作,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借助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契机,开展与日本、韩国职业教育组织机构合作,搭建出国留学就业国际平台。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纺织服装职教联盟平台作用,分享联盟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协同发展依托纺织服装专业优势,与创造太阳乌干达石油学院、肯尼亚基苏木学院合作,推进非洲纺织服装行业发展。

2.实施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创新中外合作办学育人模式,对接“1+X”证书要求,创新实施毕业文凭+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语言证书“1+1+1”育人模式。加大中德学院建设力度引进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模式、考核体系和国际证照等优质资源大力开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资格证书及专业技术培训,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以合作办学项目和中德教师培训中心为平台,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专业建设国际化水平。积极对接国际技能大赛项目,支持鼓励各专业群参与国际技能大赛。

3.实施国际标准开发计划。开发并输出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依托学院优势专业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国际行业协会、产业龙头企业等合作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教学标准。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内容融合,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发挥国际课程研究中心作用,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引、培、输”一体化格局。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研究制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输出。瞄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地区优势专业领域,面向智能制造、软件技术专业群,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

4.实施国际人才培养计划。创新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院特色专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语言进修、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留学生培养体系。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企业人才需求,联合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面提升来华留学教学质量。“走出去”企业合作,在越南、柬埔寨、乌干达等国家建设境外实习就业基地。国(境)外友好院校开展学分互认、学生互换、短期游学积极承担“鲁班学堂”商务部教育援外培训项目。

5.实施职业教育输出计划。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和地域产业优势,同驻外企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职业院校共建海外分或海外培训中心大力推进中国-印尼海外职业技术学院(棉兰达瑞校区)建设,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海外输出依托学院海外分校或海外培训中心,输山科标准。积极鼓励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走出去”到境外职业院校服务援教输出“线上+线下”职场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十一、加强资源有效供给,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实施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强化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效益管理,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财务保障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公共平台的服务能力,提高后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优化公共资产配置。科学合理配置学院资源,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统一归口管理体制,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建立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学院资产资源的有偿使用,科学规划盘活资源,提高办学支撑能力。

2.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学校。实施“一流设施建设计划”,适应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办学需要,着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全力做好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餐厅、体育场等基础设施的维修改造。建成并启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项目。加快推进后续建设项目土地手续办理、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二期工程、“双高计划”相关实训基地、科研平台、图书综合楼、档案室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安居乐业计划”,启动新一期教职工公寓和附属幼儿园建设,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

3.提高财务保障能力。按照“科学理财、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保障运行”的方针,科学评价发展规模,提高资金筹集能力。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科学合理安排支出预算,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保障“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的有序实现,保障教职工待遇的持续提升。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增收激励机制,健全资金使用绩效评估与考核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经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理财能力;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范财务风险。

4.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实施“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计划”,加大信息资源建设步伐,为师生提供高效信息服务;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整合校内后勤资源,制定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第四部分 保障实施

“十四五”规划是学院未来五年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与时间表,对学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作用,是学院发展定位和战略的标杆和指针。要进一步明确“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作用,强化实施的整体设计,加强对规划的实施组织、保障、过程监控与评价管理。

一、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落地落实。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转化为具体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形成鼓励改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

加强和推进统战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其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关工委作用,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使老同志在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支持老同志力所能及地为学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拓展办学资源、开展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三、健全规划落实机制

1.加强宣传发动与环境营造。充分运用各种途径宣传文件内容,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的宣传和解读,使全院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学院“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明确改革方向,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和职工进一步树立开放办学、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与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学院各项改革、建设和内部管理;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理清工作思路、改善思维方式,为完成“十四五”各项任务,实现发展目标,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保障。

2.健全责任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强化规划指导性和约束性,对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逐项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构建全方位、跨部门协同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健全规划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

3.强化规划评估监督机制。科学开展年度评估、中期评估、专项评估和总结评估,全面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合理调整规划目标任务、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全院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加快发展,奋力开创新时期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         2022512日印发